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论中医香疗文化

来源:文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医香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芳香药物在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作用。中国传统医学实践中对芳香疗法(简称中医香疗)有较深入的探索和应用,并形成了一

中医香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芳香药物在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作用。中国传统医学实践中对芳香疗法(简称中医香疗)有较深入的探索和应用,并形成了一种文化传统。具体来看,中医香疗传统将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融合为一体,主要体现在宗教、民俗、文学等方面,起到祛秽致洁、安和身心、调和情志、防病治病等作用。

1 中医香疗与宗教

香刺激人的嗅觉,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焚香会产生云雾缭绕的情景,犹如置身仙境,使人产生幻觉,幻想神灵下降兆身,致使与神沟通,营造出一种特殊的宗教气氛。古往今来,香在道教和佛教中被广泛运用,香所具有辟邪疗疾、修性养生等多种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1 中医香疗与道教

在道教炼养术中,香被称为药,是修行的必要辅助品。道教所用香大概有十种,分别是返风香、七色香、逆风香、天宝香、九和香、返魂香、天香、降真香、百和香、信灵香,各种香都有不同的寓意,道教对不同场合使用何种香都有明确规定。道教认为天然香料吸收了天地之精华与自然之灵气,清净至要。

在道教修炼方法中,香汤沐浴是重要方法之一。道教专门定了“沐浴吉日”,告诫信众按照黄道吉日去沐浴香汤,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道教沐浴的香汤,通常以五种香料调配而成,俗称“五香”。据道教文献记载,“五香”不是专指五种香料,而是指从兰草、白檀、白芷、桃皮、柏叶、沉香、鸡舌香、零陵香、青木香等多种香料中选取五种进行调配。香汤沐浴可以达到洗涤身垢、外以净身、内以净心及预防疾病的目的。

道教持香修道重在启发心智,具有一定的精神寓意,指引人的心灵达到超自然境界,从而使人的心灵得到解脱,获得“心”香。道教称香有太真天香八种:道香、德香、无为香、自然香、清净香、妙洞香、灵宝慧香、超三界香。这八种香不是普通的香料,而是人的“心”香。宁全真在《上清灵宝》言:“道香者,心香清香也。德香者,神也。无为者,意也。清净者,身也。兆以心神意神,一志不散,俯仰上存,必达上清也。洗身无尘,他虑澄清……以火焚香者,诚发于心也。”[1]

1.2 中医香疗与佛教

佛家认为“香为佛使”,“香为信心之使”,所以焚香上香几乎是所有佛事中必有的内容。从日常的诵经打坐,到盛大的浴佛法会、水陆法会、佛像开光、传戒、放生等佛事活动,都少不了香。佛教的香料种类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常用芳香植物。早期的佛教经书中记载了很多品种,如檀香、沉香、龙脑香、乳香、安息香、丁香、桂皮、鸡舌香、白芷、苏合香、甘松、茅根、藿香、婆律香、苇香、香附子等。与道教不同,佛教非常推崇檀香,认为其不仅能治疗疾病,而且能给人带来愉悦。

由于佛教所用绝大多数的香料本身就是药材,如沉香、檀香、丁香、木香、肉桂、菖蒲、龙脑香(冰片)、麝香、降香、安息香、甘松香等,所以佛家的香很早就用于治病。佛教用于治病的香料,称为“香药”。佛教香药不仅熏烧香药以除污去秽,预防瘟疫,还有口服香药,或做成香膏凃在身上,做成香水在浸泡洗浴时用,还有专门的药方对治特殊病证。《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身涂诸香,所谓旃檀、郁金也。”[2]旃檀,即檀香,说明佛家弟子很早就用檀香、郁金制成涂香抹于身上,既能净身去味,又能消炎杀菌,防治皮肤病。另外,佛教中的浴佛节的重要仪式就是以香汤沐浴。《浴佛功德经》中提到以牛头旃檀、自檀、紫檀、沉水、熏陆、郁金香、龙脑香、零陵、霍香等香料制作浴佛水,也称“香汤”。香汤沐浴可以起到除身心污垢和保健防病的作用。

佛教认为,香不仅能治疗疾病,而且能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能开启人的智慧,使人精进修行,领悟佛法。经书记载,佛于说法之时,周身毫毛孔窍会散出妙香,而且其香能普熏十方,震动三界。故在佛教的经文中,常用香来譬喻证道者的心德。佛教把香引为修持的法门,借香来讲述修心之法与佛理。佛教中的香严童子之名即“由悟香尘,严净心地”之意。菩萨在楞严法会上讲道,修持者若能专心忆念佛性,则能受到加持与接引“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3]所以说,佛教中的香不仅有净化空气、祛除污秽、治疗疾病等功效,而且可以庄严道场,超脱世俗,浸润修行者的身心,使人清心定意。佛法将香的境界从世间的用香升华到见香成佛的无量境界。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qikandaodu/2021/0112/939.html

上一篇:鲁迅作品中的医学叙事与现代医学教育
下一篇:苏 东 坡与 牡 蛎

文学教育投稿 | 文学教育编辑部| 文学教育版面费 | 文学教育论文发表 | 文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