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以《平山冷燕》为例探析明清女性文学教育

来源:文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平山冷燕》,又名《四才子书》,作为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它塑造了山黛、冷绛雪两位才女形象。才子佳人小说的佳人颇具才识,才子与佳人也是以“才”结缘。明清时期才女辈

《平山冷燕》,又名《四才子书》,作为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它塑造了山黛、冷绛雪两位才女形象。才子佳人小说的佳人颇具才识,才子与佳人也是以“才”结缘。明清时期才女辈出,闺阁文人群体不容小觑。产生这种社会现象,与明清女性文学教育盛行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联系。

一、心学盛行、才女辈出的社会背景

秉持“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中国古代女性文学教育始终备受争议。然而,在明清时期,女性文学创作数量激增,这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历史上是较为罕见的。女性文学的繁荣与明清时期女性文学教育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明代政坛上权力的倾轧此消彼长,八股取士制度盛行,明代文人在压抑和苦闷中挣扎着寻找新的出路。自明朝洪武年间以来,统治者为巩固政权,恢复了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程朱理学成为“权力拥有者建立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政治意识形态”“一般士人用来与权力进行交换的知识”[1]。程朱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要保持理智,克制心中的欲望。这种道学教化的枷锁使人们长期困在一种压抑苦闷的气氛之中。

长久的压抑下人们开始反思,伴随西洋的先进技术悄然而至,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心学应运而生。心学批判地继承了程朱理学,主张以人心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王阳明认为“心即理也”,即“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2],人不需要以外物的帮助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是要自觉的反省思考规范行为、寻找真理。

以人心作为道德评判标准显然是相对主观的。然而,以心学的传播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势必会对传统儒家思想产生动摇。到了中晚明时期,随着心学思想不断发展,人的欲望被世俗肯定。心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反思,汤显祖的“至情说”以“情”为核心,李贽的“童心说”强调“最初一念之本心”,批判了虚伪僵化的传统道学。在传统受到动摇的时代背景下,“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受到一些文人的质疑,例如李贽提出:“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3]这类观点极有进步意义。尽管明清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没有发生质的转变,礼法对女性的束缚只增不减,但与前代相比,明清时期女性作家的数量相对提高了。

社会风气促进了女性文学教育的传播,“在明末清初形成了一种崇拜女子之才的社会风气”[3],社会上尊才、爱才的风尚推动了女性教育的发展。明清时期才女辈出,一些女性天资聪颖,有机会接受文学教育,文采斐然者不在少数。小说《平山冷燕》中的山黛和冷绛雪都有惊世才华,尽管小说是作者杜撰而成,但也来源于社会现实。“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著录,中国前现代女作家凡4 000余人,而明清两代就有3 750余人,占中国古代女性作家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特别是清代女作家更多,3 500余家,‘超轶前代,数逾三千’”[4],由此可见明清时期才女辈出。

此时,闺阁女性文人群体崛起,女性文学繁荣,闺阁女子的文学活动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展开。例如明代世族妇女中的沈宜修是当时著名的女诗人,同时她还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将女儿叶纨纨、叶小纨、叶小鸾、叶小繁和儿媳沈宪英都培养成才女。此外,清代弹词《再生缘》的作者陈端生与其妹陈长生文采出众。陈长生是随园女弟子之一,她嫁给叶绍楏为妻,“这一时期,陈氏从原先的家庭走入一个更大的闺阁文学圈子,即包括她丈夫的继母李含章、长姊叶令仪、妹妹叶令嘉、叶令昭以及弟媳周星薇、何若琼”[5]。正如《平山冷燕》中山黛与冷绛雪常相互唱和一样,这些女性作家受到书香世家氛围的熏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文学创作,通过相互唱和、切磋,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现。

二、家庭教育与私塾教育

处于封建社会,女性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她们生活的范围仅限于家中庭院。因此,明清时期女性教育大多在家庭这一范围内开展。明清闺阁教育盛行,一部分女性出嫁之前,要接受一定的教育,目的是让女性知书识礼,以便日后相夫教子。

在小说《平山冷燕》中,山黛由其父山显仁教导,第二回中皇帝问起山黛是否有老师教习时,山黛答道:“除父前问字而外,实无执业传经之事。”[6]虽然山黛天资聪颖,但也需父亲点化教导。即便在今天,家庭教育也至关重要。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明清时期,家庭长辈尤其是父母施教,使女子得以幼承庭训,这无疑是女子文学启蒙教育中最基本的形式”[7]。作为一位清代杰出女作家,陈端生的文学功底有赖于母亲汪氏孜孜不倦的教诲,“端生长生之文学,与其母有关,自不待论”[8]。此外,清代女诗人沈宜修嫁入吴江叶氏,她身为才女,教习儿女,其儿女均有文采。可见,母教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qikandaodu/2021/0115/945.html

上一篇:小学语文文学教育的价值和实践探索
下一篇:元人王恽散文文体观平议

文学教育投稿 | 文学教育编辑部| 文学教育版面费 | 文学教育论文发表 | 文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