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双声与复调对话理论视角下文学教育探析

来源:文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关系厘清、与素质教育的互助逻辑、与人全面发展的省思成为关注的焦点。从本质来看,文学教育是审美教育、情境教育、人格教育,是以审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关系厘清、与素质教育的互助逻辑、与人全面发展的省思成为关注的焦点。从本质来看,文学教育是审美教育、情境教育、人格教育,是以审美者审美经验对象化的文学作品为媒介,以文学作品展示的文化意蕴为内容,培育学生的审美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从实然层面来看,当前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合法”席位尚不明晰,师生读者与文学作品的阅读视域处于断层,文学知识“灌输式”教学方式呈现主流趋势,使文学教育的价值选择出现偏误。本文以文学教育本原问题的研究为逻辑起点,澄明文学教育的对话本质意蕴,省思文学教育中多维关系的失衡,探索文学教育体系,实现对文学教育的对话性及文学精神的坚守。

一、文学教育的对话意蕴阐释

巴赫金是20世纪俄国最伟大的文艺理论家之一,他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叙述手法时,从哲学理念观照对话,首次提出对话理论。巴赫金认为:“一切莫不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归结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1)[俄]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40页。对话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文精神,更是人的生存本质,对话的目的论,实现了对话本质的回归。文学是生命的在场、际遇与倾诉,是“共在”的历史唤醒,具有人生存的全部特质,是人生存本身。文学教育的目的是在以文学作品为媒介的文学熏陶中,以主体间思维、情感、精神、人格、审美的理解与融合,实现文本世界与读者世界的对话目的。

(一)对话理论与文学教育

1.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内涵

与人类交往活动中的口头互动行为不同,巴赫金认为人的社会存在本质就是对话,对话不是个体的单声传递、被动接受,而是存在于主体间自我意识中的意义建构。“他者”是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明晰主体关系的核心思想。“他者”离开我之“主体”而存在,任何剥离“我”的主体或客体皆为“他者”;与“我”之存在而言,镜中之“我”已是“自我客体化”,也有另一个相应的“他者”而存在。巴赫金认为“一个意识无法自给自足,无法生存,仅仅为了他人,通过他人,在他人的帮助下我才展示自我,认识自我,保持自我。最重要的构成自我意识的行为,是确定对他人意识(你)的关系”。(2)[俄]巴赫金:《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的改写》,《话语创作美学》,莫斯科:艺术出版社,1979年,第311页。在文学作品中,真正的理解与对话总是与“自我”和“他者”的历史性与个人性相联系的,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是关于主体建构的哲学理念。

2.文学教育的内涵

文学作品是功利性与无功利性的统一体,通过情境还原与创造描写对象的生活、劳动、心理及思维现象,反映人类的社会关系及审美经验,文学作品中强大的教育力量决定文学与教育的天然耦合性。文学教育能助力学生文学知识的习得,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文学教育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整体性,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受教者的语言教育、审美教育、人生观教育等培育实现整体观照;二是实践性,文学阅读者以原有认知结构为理解视域与文学作品的历史视域积极互动;三是审美性,文学鉴赏者在精神消费与精神享受中实现精神愉悦,获得审美体验。

3.文学教育的对话本质

对话是语言的真正生命,是人的生存本质。文学的发生始于人类对话与交流的需求,是精神交往的主要方式。文学作品的作者、读者与作品间以对话关系形成文学教育共同体。文学教育领域中不同维度的对话关系,不是思维交流的输入与输出、编码与译码、组合与分解的对话过程,前理解作为关系双方的先导经验,形成各自的理解视域,具有平等视野与意义重构的对话关系。只有在对话中才能形成对话的真正目的,才能促使文本的意义形成具体化的动态生成状态,文学教育就是在这样的阐释中明确对话本质。

(二)双声:文学教育的微型对话阐释

巴赫金认为:“话语是一个两面性的行为。它在同等程度上由两面所决定,即无论它是谁,还是它为了谁,它作为一个话语,正是说话者与听话者相互关系的产物。任何话语都是在对‘他人’的关系中来表现一个意义的。在话语中,我是相对于他人形成自我的。”(3)[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427-428页。巴赫金强调话语的双声。“对于索绪尔来说,语言是双面符号,是能指和所指。而对巴赫金而言,语言是双面行动……它同等地取决于谁说的话和要说给谁听……语言是由说者和他的对话者、发言人和受者共享的领土。”(4)[英]戴维·洛奇:《戴维·洛奇文论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286页。可见,说者与听者构成了语言的双声。所谓双声,就是指在同一语境下的两种声音、两种意识、两种价值观、两种评价在主体内部同一意识与话语中各组成部分间的对峙与互融,伴随双声语的展开,巴赫金称其为“微型对话”。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qikandaodu/2021/0223/998.html

上一篇:强化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学知识教育提升人文素质
下一篇:经典诗文接受高师文学文本教学的阐释学观照

文学教育投稿 | 文学教育编辑部| 文学教育版面费 | 文学教育论文发表 | 文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