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巴蜀译翁”名不虚传:我看德语文学翻译家杨

来源:文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我眼中的德语文学翻译家杨武能 孙小平 博士 大凡涉德学子,恐怕不会有人不知道重庆的杨武能教授。所谓涉德,涵括研究德国留学德国的学生学者,喜爱德国历史文学艺术的文青,或

我眼中的德语文学翻译家杨武能

孙小平 博士

大凡涉德学子,恐怕不会有人不知道重庆的杨武能教授。所谓涉德,涵括研究德国留学德国的学生学者,喜爱德国历史文学艺术的文青,或者喜欢给孩子讲述德国童话故事的母亲和幼教老师们。对他们来讲,武能先生的大量著述是跨越中德文化豁堑的必经桥梁,因此用“涉德必涉杨武能”来形容武能先生在这一文化领域的重要性是不为过的。

翻译家杨武能先生

武能先生1938年生于重庆十八梯下,祖籍武隆。其父出于重庆武隆江口镇贫寒人家,少年时千里寻母至重庆讨生活。1949年共和国建制,先生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而后阴差阳错进入德国语言文学领域,以巴蜀人睿敏勤奋坚韧的特质早早就在同辈人中脱颖而出,蒙冯至等众多先贤扶掖指点,更得偕改革开放之天时,终成大业。

杨武能教授于2019年10月在“巴蜀译翁亭”揭幕仪式上发表讲话。张晓晖摄。

武能先生主攻歌德研究,译有《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歌德谈话录》等并著有《歌德与中国》以及大量歌德研究专著。先生同时对主要的德国文学大师如托马斯·曼、海涅、赫尔曼·黑塞等多有涉猎,译有《魔山》、《海涅诗选》、《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等重头著作,《格林童话全集》、《豪夫童话全集》等德意志文学奇葩也是通过先生与夫人王荫祺,长女杨悦的合作首次完整译介到中国。

近年有《杨武能译文集》(11卷)结集问世。先生勤于笔耕,著译总字数1000余万,分类26大卷,译著18卷,论著6卷,散文随笔2卷。2000年武能先生获德国总统颁授德国“国家功勋奖章”,2013年获德国颁发的歌德研究全球最高奖——歌德金质奖章,2018年11月获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此乃中国翻译界从人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先生获得奖项的数量之多、含金量之高,刷新了我国译著界学人中的记录,以致被称作“杨武能现象”。

与武能先生相识于重庆

2019年10月,经武能先生长女杨悦引荐,我们一行二十余人赴渝,参加“世界华裔文艺家重庆·武隆·仙女山”采风活动,活动的重点之一是10月16日在武隆区仙女镇天衢公园举行的“巴蜀译翁亭”揭牌仪式。本号曾经详细报道过此次活动,请看报道《著名德国文学翻译家杨武能名重士林,“巴蜀译翁亭”在重庆武隆落成》(点击阅读)。

2019年10月,海外华人作家在重庆武隆仙女山欢聚一堂。前排左起:本文作者孙小平博士,杨武能教授,德华作家、《巴蜀译翁传记》作者高关中。后排左起:瑞士作家朱文辉,旅美作家周励。易然摄。

武隆人杰地灵,武隆区政府有感于由穷苦山民人家走出的武能先生为家乡带来的荣耀,于武隆仙女山为武能先生建亭勒碑,亭名“巴蜀译翁亭”。据悉,由政府部门为健在的文化人打造纪念碑亭在国内尚属首次,武隆开了文明风气之先。

武能先生在答谢发言中透露,操办方主张亭名为“译翁亭”,但是被武能先生坚决否定,盖因“译翁亭”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发音相近,而武能先生谦卑地认为自己的成就并不足以与文豪欧阳修相提并论。

其实,大凡尝试或从事过翻译的学子无不有体会,翻译就是一种文学创作,唯与单语文学创作相比较,翻译更见学术功底、语言造诣、心智定力和坚韧不拔的性格。古时科举有十年寒窗辛苦之说,武能先生苦熬过的岂止是十年,而是传薪俸火坚守了整整一个花甲。武能先生用笔聚拢了两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若论成就和贡献决不逊色于欧阳修。

部分嘉宾在巴蜀译翁亭揭幕仪式前合影留念。左起:孙小平、周励、杨武能、朵拉、谭绿屏、杨悦、德惠、涂光明。易然摄。

在武隆期间,吾辈有幸得以和武能先生多次零距离接触互动,因此有机会避开萦绕着先生的充满传奇色彩的光环,从另一个角度走近先生,得以另眼相看,体验欣赏先生的风采:

首先,武能先生无疑是一待人接物极诚恳之人。我们大多数人与武能先生是首次见面,在武隆一家少数民族风味的晚宴上,在特有的山地民族宴饮奔放欢快的氛围中,先生悄悄地选了一张靠边的餐桌入座,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先生的到场,经过悦悦的介绍,我们依次向先生致意请安。

对我们这些“涉德”晚辈来讲,武能先生是教父级的存在,高山仰止、敬畏可鉴。然而先生却是极随和,若父辈亦若兄长,细声慢气聊起家常。说来有趣,武能先生见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很喜欢你写的德国故事,悦悦说你想要我的书,那你也要送我一本你的书,我们交换!”。不知为什么,先生此语使人亦喜亦悲,因为会让人想起那个视书如金的十年荒蛮时代。尽管是第一次晤面,却全无疏离之感。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0/0718/385.html

上一篇:讯特讲堂 - 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
下一篇: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戈特弗里德·凯勒——“

文学教育投稿 | 文学教育编辑部| 文学教育版面费 | 文学教育论文发表 | 文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