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文学大家,其作品有深度有内涵,却为何逐渐从教材中消失?
光绪七年,浙江绍兴一户姓周的人家里多了一个儿子,全家上下皆大欢喜。这户人家倒不是贫苦人家,这个小家伙的祖父叫做周介孚,是清朝年间的进士,大大小小的官都当过,所以家里的条件还是不错的。经过家中长辈商讨,给小家伙的幼名是阿张,学名叫做周樟寿。
彼时整个朝廷都是一片乌烟瘴气,可谓是内忧外患,处在乱世,这当官也不是一件好事,光绪十九年,周介孚被牵扯进一些事物当中,进了牢狱,他的周伯宜又生了重病,家财散尽,只能到乡下避难,每每去给父亲买药,周樟寿都会因为没钱而受尽白眼。后来父亲去世,家中长辈开始分家产,周樟寿也是从这件这个时候认识到什么叫做世态炎凉。
光绪二十四年,周樟寿成为了进入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将名字改成了周树人,彼时正是新旧思想交替的年代,周树人接触到了新思想,对传统的县考已经失去了兴趣,于是忤逆了家中长辈,选择在新式学校学习。正是因为这个选择,他认识到了想救国学医无用,只有学文才行。于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多了一个叫鲁迅的文学大家。
鲁迅生活的年代正是战火纷飞,外寇入侵而仍有一部分人醉生梦死,再加上政府的不作为,有思想有能力的人被打压,造成了当时社会的病态。想要以文救国的鲁迅,自然不会笔下留情,处处都是抨击,处处都是暗讽,再加上视角独特,文笔犀利,鲁迅的文章很快就在文人圈里打出了名头,而他那些有内涵有深意的文章,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多年,学子们还深受鲁迅文章的影响。
然而如今这些文章却渐渐的从教材中被删除了,和当初语文课本几乎被鲁迅的文章支配的年代相比,如今教材上的鲁迅文章已经减少了很多。这件事情对于学子们来说不算是一件坏事,毕竟众所周知,鲁迅的文章晦涩难懂,想要搞清楚里面的中心思想,有时候老师讲上几遍学生都搞不懂,所以他的文章被教材删除,以后的阅读理解难度倒是少一些了。
可是这当然不是全部的理由,因为难就不学,那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而官方给出的说法就是,鲁迅的文章不适合这个时代的学子们来学习了。学子们正是通过课本形成世界观的时候,鲁迅与当今人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他的一些思想放在现在来看应不太适合,强行让学生去感悟没有什么意义。看来编写人员确实是煞费苦心,只是因此就否认鲁迅的文章在教材中的存在,会不会有点武断,不知道各位怎么看呢?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0/0728/453.html
上一篇:八年级专项复习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下一篇:吴中少年文学院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