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林语堂——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吾国吾民》研究

来源:文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吾国吾民》扬名海外 林语堂自塑的“中国形象”不同于在他之前, 形形色色的西方游历者、传教士和自诩为“中国通”的西方人所绘制出的各色斑斓的中国图景。林语堂以“两脚踏东

1《吾国吾民》扬名海外

林语堂自塑的“中国形象”不同于在他之前, 形形色色的西方游历者、传教士和自诩为“中国通”的西方人所绘制出的各色斑斓的中国图景。林语堂以“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 为指针, 开创了独具影响力的“对外讲中”局面, 塑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形象”。

而《吾国吾民》是林语堂在西方世界的成名作, 1935年在美国第一次出版后, 几个月内就印了七版。这本书使林语堂跻身于英语世界的作家群中, 奠定了林语堂的国际声望和地位, 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吾国吾民》是用散文笔调写的社会文化评论, 以外国读者为主要对象, 介绍和评论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这本书的文化和知识内涵很丰富, 文笔幽默而生动, 受到西方读者的好评。

1989年2月10日, 美国总统布什对国会两院联席会谈到他访问东亚的准备工作时, 说他读了林语堂的作品, 感受很深, 布什说林语堂讲的是数十年前中国的情形, 但他的话今天对我们每一个人仍然受用。布什的话表明:林语堂至今还影响着美国人的“中国观”。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 研究林语堂的论文处于快速发展期。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 从1999年到2010年, 共有3732篇关于林语堂研究的学术论文, 而且每年的数量都在快速增加。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林语堂研究的宏观和微观层次。这篇论文主要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 兼及散文文体的特点, 论述林语堂塑造的中国形象的特点和方法, 以及背后的潜隐性因素。因为林语堂取得了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和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用西方文化的思想来观照中国文化是他写作的一个出发点, 同时他又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观照西方文化, 比较文学的分析角度应该是最接近他创作的初衷的。

另外, 国内学者涉及林语堂自塑的“中国形象”多侧重从其小说入手分析, 而较少直接从其散文类作品予以分析。小说中的形象是由一个个独立的人物呈现出来的, 比较具体直观。而散文中的形象是高度抽象的集体形象。《吾国吾民》正是以散文体式承载的对中国、中国人及中国文化的介绍。这是林语堂的成名作, 此后他的几部介绍中国文化的代表作如《生活的艺术》、《老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爱与讽刺》都是在此基础上的拓展和延续。追根溯源, 我们还是先从《吾国吾民》开始分析。

2 独特的中国形象

相异的文化之间一定存在比较的基础, 才能互相理解。林语堂认为“观察中国的唯一方法亦即所以观察其他任何各国之唯一方法, 要搜索一般的人生意义, 而不是异民族的舶来文化, 要渗透表面的古怪礼貌而觅取诚意的谦德。……男孩子的顽皮, 女孩子的幻想, 婴儿的笑涡, 妇人之哭泣, 丈夫之忧虑。——它们都是全世界各处相同的表象。” 也就是说, 比较是在人类共性的基础上, 探求表相差异背后的文化基础。

《吾国吾民》这部作品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中华民族的素质”除了闲话开场, 包括中国人民、中国人之德性、中国人的心灵和人生之理想这四章。第二部分包括中国人民的生活、妇女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文学生活、艺术家生活、生活的艺术和收场语。全书向英语世界读者全面介绍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 特别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民族特性和生活风尚, 内容丰富, 传播了许多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文化信息量之大超过以往介绍中国的书籍, 而且作者以特有的幽默轻快的笔调写成, 十分精彩。林语堂的写作立场是:“真诚的批评态度, 配合以精密之鉴定眼光。用心灵来观察, 用精神来思虑, 心灵与精神, 合二为一。” 其中, 他有关中国人的心灵一章, 今天看来, 依然很精彩。有关妇女生活的介绍, 别具特色, 至今仍是了解封建社会中国妇女的范本。

孟华用“自塑形象”一词, 来指称那些由中国作家自己塑造出的中国人形象, 但承载着这些形象的作品必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它们或以异国读者为受众, 或以处于异域中的中国人为描写对象。无论在何种情况下, 这些形象都具有超越国界、文化的意义,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作一种异国形象。

《吾国吾民》中塑造的中国人的集体形象符合异国形象的特征, 因而可以用形象学的理论来阐述。具体来讲, 这部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可以从社会集体想象物, 乌托邦的中国形象以及矛盾的“他者”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2.1 社会集体想象物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0/0818/553.html

上一篇:传播古典主义文学丨犹太人在文艺复兴时期扮演
下一篇:曾被清华“破例”录取的文学才女,9岁就出版散

文学教育投稿 | 文学教育编辑部| 文学教育版面费 | 文学教育论文发表 | 文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