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周少华,中国传媒大学电影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关键词: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内容提要:本文在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认真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出三个特征:改编对象由崇尚经典到疏离经典再到去经典化;改编观念由“忠实”到“创造”再到去原著化;改编品味由坚持艺术品质到市场性与艺术性兼顾再到高度迎合市场。并提出两点思考:警惕因过度追求商业票房而导致泛娱乐之风,严重影响电影的艺术品格;警惕因过于强调电影性而失掉原著的文学性,使电影作品缺乏社会批判力度和人文内涵。
文学作品是电影创作的重要资源。据统计,“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片约占故事片年产量的30%,其中大多是佳作。例如我国自1981年以来第1-27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共有37部,其中改编电影30部,占81.08%,小说改编的电影16部,占43.20%”。①温斯顿说:“正是小说把文学遗产传给了电影,从而使它从中获得了灵感和源泉……无论从艺术或商业角度来看,电影都非常倚重于小说。”②文学作品改编不仅对提升电影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且对电影业的扩容增量和交流传播都有着显著的作用。因此,厘清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这类影片的发展状况,总结其得失,对繁荣我国电影创作显然不无重要意义。
近四十年来,我国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可分为以下三个发展时期: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后期
“文革”结束后,思想解放、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成为时代的关键词。感应着时代脉搏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文学思潮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新时期的文坛。这是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也是电影改编的黄金时期。电影改编者以高度自觉的使命感,开始文学影像化的不懈探索,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以往任何时期。这一时期电影改编对原作的选择主要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和创作于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两大类。
对现代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在“十七年”就曾有过颇为成功的实践,出现过《林家铺子》《早春二月》等优秀影片。改革开放后,艺术上探索的时机更为成熟,很多在此前由于种种原因而无缘电影改编的名家作品,此时被陆续搬上银幕,形成了现代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第二个高峰。1981年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他的《伤逝》《阿Q正传》和《药》三篇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拉开了这一时期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电影改编的序幕。此后根据茅盾的《子夜》、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月牙儿》《鼓书艺人》、艾芜的《南行记》、张天翼的《包氏父子》、沈从文的《边城》《湘女萧萧》、巴金的《寒夜》、许地山的《春桃》、曹禺的《雷雨》《日出》、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等作品改编的电影相继问世。
改编现代文学作品的原因:一是向经典致敬,名家作品深入人心,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二是改编没有政治问题,不用担心意识形态上的非议。
创作于同时期文学作品是这一时期电影改编的另一个选择。此类电影改编深受同时期的文学思潮影响,在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上大多保持着与文学的一致性。1979年,由小说《桐柏英雄》改编的《小花》是新时期第一部改编影片。此后,有伤痕影片《泪痕》《巴山夜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反思影片《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牧马人》等,反映改革的影片《钟声》《赤橙黄绿青蓝紫》《人生》《野山》《陈奂生上城》等。
之所以选择同时期文学作品进行改编,是因为:一方面,80年代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逐渐恢复,“涉及的问题,表达的情绪,与社会各阶层的思考与情绪同步”,③产生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且质量较高的文学作品,为电影改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改编这类文学作品较少有经典名著改编中存在的压力和束缚,利于影片视听语言的表达。
由于创作环境较为宽松,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各显神通,在电影艺术挖掘生活和表现人性上都达到一个新高度。80年代中期以后对电影语言的探索也有很大进展。电影人努力突破传统戏剧结构模式,提出“电影和戏剧离婚”,转而向小说叙事方式等寻求借鉴,追求质朴自然、纪实性的表现风格。电影理论的探索促进了改编实践的发展。但是,这一时期依据当下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以反思过往苦难为主,题材比较狭窄,表现手法也比较单一。又受到以往创作模式的影响,电影的宣传教化功能仍被过于强调,而对其审美性、娱乐性有所忽视。这一时期文学的电影改编中,文学居主导地位,成为电影的“拐杖”,电影依赖文学。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0/090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