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兵工作室鼎力支持刊载,特别鸣谢!
社会众生相 时代风云歌
--评吴振尧长篇小说《南风熏》
◎陈南先
著名作家吴振尧推出了他约50万字的长篇小说新作《南风熏》。这部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长篇小说,引起了社会的热切关注,专家学者对该小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南风熏》是当今文坛一部反映农村农民题材的现实主义长篇巨作,是作者历时5年多精心打造的一曲“东江史诗”。小说名字出自《孔子家语·辩乐》,其辞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大意是说: 南风徐徐,可以解除我子民的温热;南风吹得正合时宜,可以赋给我子民财富。这是一部值得反复品位、引入思索的长篇小说。笔者最近一直在品读这部长篇佳作,下面就谈谈个人的阅读感受,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一、一幅南国乡村的风俗画
乡风民俗的诗情画意构成了《南风熏》的叙事基调和底色。东江村三面被 水库包围,岸边的松树浓郁苍翠。村子南面是平原,再往南约一公里是东江河,村门口至东江河是种植水稻的地方。东江岸露出巨大的石灰岩母石,紫灰色的岩石耸立于青绿的农田中,恰似一幅印象派画作。东江村人爱洗澡。秋收了,村里男男女女都会到东江河滩洗澡。冬天河水冷,东江村人就在井边打水冲澡,常常是一群男人在这边,一群女人在那边,有时男女也打打水仗。东江村百家祠堂门口大草坪上的那棵大榕树下,既是古人读书挂榜的地方,也是饭场和闲话摊,一直是东江村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娱乐中心。
在东江村,人们为了表示对媒人的感谢,往往要送一条大鱼。那里青年男女订婚时,要男女双方在喜帖上签字,这虽是一纸婚约书,却像是份“准婚证”。有了它想悔婚可就难了!当地结婚时,新娘要经过踩火盆、拜花堂等必要程序,最后才被送进了洞房。客家人热情好客,家里的酒席每桌有十二个热菜十二个凉菜,外加四个大件,囫囵鸡子、囫囵鱼、四喜丸子、红烧方块肉。
《南风熏》中乡风民俗的再现也体现了作家对乡亲们所持的温厚理解。吴海棠认为庄惠敏那瓜子脸、柳蛇腰,不是生子旺夫的相,不是最佳的儿媳妇人选。张晓兰银盆大脸,屁股大而圆,进门后准生胖小子。农村人找对象,普遍希望找人高马大的。老支书张国养很早就看好吴建设了,吴建设的手又厚又软,他就认定吴建设这孩子将来会有出息。一个算命先生说过,青壮年男人凡是手软如绵者非官即贵。活鲁班梁亚苟说,如果房子盖得不合风水的原则,那么不是屋主就是工头会遭殃。而施工人员为了自保,往往会对所建房子下咒。农村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他们迷信封建思想在所难免。
庄治平家的大门上被人贴了烧纸。按照当地农村的风俗,只有家里死了人,门上才贴烧纸的。这分明是在诅咒惠敏家里死人。王群灿家的门上被人挂上了破鞋,这是诅咒谩骂人家有人生活作风不正。有一天,打沙场上每台粉碎机上都挂了一块带血的卫生纸。张国养的老婆请了个道士作了一通法,给每台粉碎机挂上辟邪的红布。她把那些带血的纸片拿到坝子里的大路烧了,风一吹,纸灰飞上天,再掉下来,就会落在很多人家的屋顶上。她说:“要倒霉大家一起倒霉。” 还有骂街、听壁脚、打架斗殴、发酒疯…….此类下三滥的事情在《南风熏》里比比皆是。所以,毛泽东早在《论人民民主专政》就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77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富有地方特色和民间色彩的话语的大量运用,是《南风熏》的一大特色。它有利于营造出农村乡土的现实情境。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大量东江流域一带流传的俗语。“女大不好留,留后结怨仇”、“媳妇不孝怨儿子”、“酒摊好摆客难请”、“经是好经,都让歪嘴和尚念歪了”。这类俗语约定俗成,广泛流传,形象精练。它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它们有的跟吃喝有关,如,“专拣软柿子捏”、“几杯猫尿灌肚里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吃人饭不拉人屎的货!”再如,“人若走了背运,喝口凉水也塞牙”、“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心里比喝深井凉水还凉爽。”有的跟农事、季节、气候有关的,如“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土蚕钻进花生壳--假充好人”、“读书读到牛屁眼里头去了”。还有其他一些俗语,如“出头的椽子先烂”、“头发梳得像狗舔的一样”、“什么屙血尿脓的事都干得出来”、“咱好鞋不踩他那臭狗屎!”、“飞机炸茅坑--激起了公愤”。这些方言俗语粗俗、粗鄙,难登大雅之堂,但它们具有口语性、通俗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俗语俚语用得好,对塑造人物性格,很有作用。比如,张晓兰和弟妹发生争吵以后,当天晚上她们俩在婆婆面前自我检讨。张晓兰说:“我俩是一棵秧上的两只葫芦,这小风一刮,谁还不碰谁一下?碰了就碰了,也没大碍,都是您的媳妇,哪敢真的闹了去?”弟妹也借坡下驴道:“我是吴建峰煮熟的鸭子,嘴再硬也呱呱不出什么来了。”她们这样一说,把一家人都逗笑了。这样的段落,极富生活情趣。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0/0910/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