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将近五十年,在诺贝尔文学奖才再度出现两位作家共享殊荣。1917年,两位丹麦作家双双获得这项巨奖,1904年,一位“普洛汶斯的荷马”米斯特哈尔和一位西班牙作家艾契加里共同获奖。从没有人怀疑过学院这两次“权宜措施”的公正性,1966年,瑞典学院的正式报告经由电台广播公诸于世:授予以色列作家撒姆尔·Y·阿格农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由于他极为独到之小说艺术,其主题乃取诸犹太族的生活”。授予瑞典作家奈莉·萨克斯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由于他那些抒情性与戏剧性的杰出作品--它们以感人的力量阐释以色列的命运”。报告还指出,学院将1966年度的文学奖金同时颁发两个人,这种做法是合理的,因为它旨在“褒扬两种文学创作,虽然他们所运用的文字不同,但它们结合在同一种心灵的血缘中。同时,他们在颂扬犹太民族的文化传统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成的”。阿格农早在1948年就参加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角逐,但他一直等了十八年才获成功。阿格农作品的研究报告前后有两次,第一次是由瑞典文学院前任秘书霍尔斯陶穆撰写的;第二次是由瑞典文学院的院士伦德克维斯特撰写的。霍尔斯陶穆虽然对阿格农几部反映犹太人生活题材的作品表示出一定的兴趣,但他认为这些作品缺乏足以获得此项巨奖的伟大艺术的感召力而取消了阿格农的获奖资格。1959年,几篇阿格农的小说被翻译成法文,伦德克维斯特在读了这批小说后大受感动,他在第二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阿格农的小说是“汉姆生与卡夫卡的奇妙结合,是一种复古的现代主义,它以一种崭新的方式更新并复苏了过去”。1966年10月18日,当电台发布阿格农获奖的消息后,犹太人犹如听到大卫王驾临那样虔诚和兴奋,大批记者涌向阿格农所居住的乡下陋室,就连文化部长也亲赴阿格农陋舍祝贺,前任和现任总统均打电报祝贺他,称阿格农是“以色列最伟大的诗人”。 瑞典文学院经过慎重考虑,终于决定让阿格农和萨克斯共同分享1966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两位年龄均在七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千里迢迢来到斯德哥尔摩,同时出席了颁奖仪式,所不同的是,阿格农用希伯莱语致答辞,萨克斯用的是一口流利的德语。 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Shmuel Yosef Agnon,1888~1970),以色列人作家,希伯来文小说家。1888年7月16日出生在巴哈奇小镇(一说生于波兰东加里西亚的小镇布察兹)上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中,巴哈奇镇原来位于奥匈帝国加利西亚地区的东部,现属奥地利。身为犹太望族后裔,原姓恰兹克斯。童年受犹太宗教文化熏陶。8岁时便每天写一首诗。15岁生日时发表处女市场诗作《雷纳的约瑟夫》。19岁离开故乡来到马勒斯坦。从此放弃意第绪母语,开始用希伯来语写作。190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归》,首次以\"阿格农\"为笔名(\"阿格农\"由意思为\"被人遗弃的灵魂\"的\"阿古诺\"一词演变而成)。1913年前往德国研究德、法文学。1924年重返巴勒斯坦,定居耶路撒冷,并正式以\"阿格农\"为姓。十九世纪末,欧洲各国的犹太资产阶级发起“犹太复国运动”,号召“犹太人从世界各地回到巴勒斯坦重建国家”。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了首次“复国运动”大会,并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组织”。年轻的阿格农积极参加了犹太复国运动,于1908年经维也纳到达巴勒斯坦,住在雅法城(现为以色列城市),任犹太法院第一书记,并担任犹太村社公会的秘书。1910年搬到圣城耶路撒冷,专门从事写作和文学研究。在此期间,他于1909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被遗弃的妻子们》(Agunot),一举成名,他用这个篇名《Agunot》的谐音“Agnon”作为笔名,意为漂泊孤单的人。此后这个笔名成了他的正式名字。1919年5月6日,阿格农同埃丝特-马克斯结婚,婚后住在柏林。1924年全家返回耶路撒冷,直到他1970年2月17日与世长辞。阿格农被西方文学界誉为现代希伯来文学巨匠。确实,他对希伯来文作过深入的研究,除了早期有少数作品是用犹太德语和意的绪语写的以外,绝大多数作品都是用希伯来文创作的。这同他的“复国”思想密切相关。十九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者为了使犹太人具备民族意识,决定复兴希伯来文,阿拉伯文学界普遍认为希伯来文的复兴标志着犹太复国主义文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外,他在作品中使用的语言多出自犹太教法典和俄国、波兰的哈西德派著作,他认为神的语言和世俗语言一脉相通,不可割裂。1966年10月2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授予阿格农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的理由是“因为他的深刻而具有特色的叙事艺术,能从犹太人民的生活中汲取主题。”并认为其作品的影响超越了希伯来文的范围。此外,瑞典文学院还认为阿格农是个现实主义作家,但在颁给他的证书上指出他的作品“始终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甚至描写灰色的残酷景象时,也加上不可思议的、诗一般的、神话似的金色光环。”对阿格农的授奖,阿拉伯国家表示了不同意见。在斯德哥尔摩授奖仪式上,阿拉伯国家的大使们说,这次授奖表明了“政治倾向性”。对瑞典文学院关于阿格农作品的影响超越了希伯来文的范围一说,巴勒斯坦著名作家格桑·卡纳法尼表示,这是“文学上的‘贝尔福宣言’”。阿拉伯文学界还认为,阿格农的一些作品公然为以色列侵略扩张政策辩解。如短篇小说《塔布拉》中,女主人公竟宣称:“我祈求上帝把耶路撤冷的疆界扩大到大马士革。”在他的长篇小说《海洋之心》中,把黎巴嫩的两个大城市苏尔和赛达均划为以色列的领土。其中还有描写以色列人逼近土耳其首都的场面。小说成就给阿格农带来了极高的荣誉。1946年获\"乌希金奖\",1934年和1951年两度获\"比阿力奖\",1954年和1958年两度获\"以色列奖\"。有关当局曾在他的住所附近竖了一面告示,上面写着:\"保持肃静,阿格农正在写作。\" 1970年2月,阿格农以82岁高龄辞世。奈莉·萨克斯(Nelly Sachs,1891-1970)德国女作家。生于柏林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工业家和业余钢琴家,萨克斯是其独生女。她的幼年教育是在优越的家庭中完成的,主要是习舞、学音乐并练习写作。17岁开始写新带有神话色彩的木偶剧。1921年发表处女作《传说与故事》,1933年以后,在纳粹排犹的恐怖中煎熬7年之久,后得到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的帮助,流亡瑞典后加入瑞典国籍,定居于斯德哥尔摩。主要作品有诗集《在死亡的寓所》(1947)、《星晨晦暗》(1949)、(度日如年》(1956)、《无人再知晓》(1957)、《逃亡与蜕变》(1959,获德国工业聪明文化奖)、《无尘世界的旅行》(1961、获德国多特蒙得文学奖)、《死亡的依旧庆祝生命》(1961)、《晚期诗作》(1965,获德国出版界和平奖)、《探索者》(1966)和《分开吧,黑夜》(1971)等。萨克斯的戏剧创作主要有著名的戏剧选集《沙上的记号》(1962),该选集收有14个剧本,其中诗剧《伊莱》最为诺贝尔奖评委会赏识。此外,萨克斯还从事瑞典现代诗歌的德文翻译工作。1947年出版了她的德20世纪瑞典诗选集《波浪与共同岗岩》,1957年又出版了德译瑞典现代诗选集《但太阳也没有家乡》等。萨克斯在创作上,早期师承歌德和席勒的浪漫主义,希特勒当权后才转向犹太民族的传统文化,探讨《圣经·旧约》中的神秘的犹太教义。犹太民族的的悲惨命运和她个人的不幸遭遇在其诗作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对杀戮都与被杀都、追逐与逃亡、暴力与死亡的关系的探讨是萨克斯创作的主题。诗中充满殉道精神和神秘的色彩。她的无韵诗模仿旧约全书的诗歌形式,自由流畅,节奏和谐,富有舞蹈的旋律。“她以她诗作中的自由韵律继承了德国诗歌的传统”,“凭着这些,她使整个犹太民族的悲剧变成她个人的悲剧,并且使人感到犹太民族痛苦的流浪境况”瑞典文学院在萨克斯作品研究报告中对她推崇备至,报告中特别指出:“没有任何一位现存的作家比萨克斯更具备获奖的资格,这位犹太女作家在她的第二故乡坚持以德文写作,继承了她的先辈所运用的那种文字的光荣地位。”1966年萨克斯与以色列作家阿格农同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0/0924/675.html
上一篇:追随红色印记奉献文学精品 烟台散文学会走进海 下一篇:讲座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邀你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