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印刷术革新并塑造近代人类史以来,书籍便普遍不断被寄托,被期待。人们渴望在文字和图画上理解人的内部世界、外部世界,找到观念的力量,靠近一切美好的、有爱的、有趣的事物。这一渴望不分地点也不分季节。
现在,并不平凡的2020年转眼已到深秋,我们一如既往做季度书选,从文学、艺术、社科、经济、历史、思想、儿童、教育、新知等领域进行筛选,最终打破类别之分,推出秋季书单,共34本。所选之书出版时间范围为今年7月至9月,少数为6月。之所以选择了它们,是因为它们在同期新书中比较具备发现议题的提问意识,或卓越不羁的文字想象力。
遴选、撰文|书评周刊编辑部
文学艺术类
(9本)
推荐理由:《我的乔治亚》始于一个童真有趣的游戏。“我”买来十八世纪乔治亚时期建筑风格的娃娃屋,着手进行一系列似乎过于精心的布置。厨房、卧室、客厅、沙龙、阁楼如何分配,让人煞费苦心;再给木头上漆、为房间作装饰、乃至书房摆些什么书,都经过细密的斟酌,甚至需要和居住在娃娃屋的乔先生一家协商才可确定。与“人偶”的对话穿插于西西对十八、十九世纪历史的回顾。先是侧重娃娃屋的历史,由此扩展到十八世纪英国的生活方式,又在不经意间打开视野:“莎夫茨伯里伯爵七世甚至说鸦片贸易,比奴隶贸易更恶毒……于是鸦片战争爆发,于是有了一个独特的香港。”看似轻松的游戏悄悄转换为战争、殖民这类主题,对历史的梳理也开始涉及英国产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等,自由、平等、博爱、女权成为重要内容。
此时的“人偶”也顺理成章地凸显象征本质,如书中两个人偶的对话:“你是什么?/我是人。/错,我们都是人偶……/我是人偶?/你的麻烦来了,当你追问:我是什么,就没有好日子过。”是人,还是人偶?作者把追问指向一个近现代社会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一个“自由”的“人”是什么意思?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另一难题:你的理想寓所是怎样的?
推荐理由:《鸢回头》是刀尔登读《论语》《老子》《庄子》的思想随笔集,是他与三位古代智者的一次私下对话,并以或直接或幽微的方式隐约与当下问题相连接。在书中刀尔登首先抛出的问题是:两千多年后,当我们阅读、接受这些经典文本时,我们接受的是什么?前人的无数阐释,在我们和原文之间建起重重障碍,而更重要的是,当权力需要利用这些经典文本中的思想时,“把这些概念放到伦理的结构里,更放到权力的结构里,最后失去本来面貌,成为异己的力量。”在这种语境下,儒家的“仁”在长时间里反倒成了权力之柄。去除这一障碍,鲜活的文本才有可能呈现;用轻松闲适的态度面对三位性格各异、各有自身困境的思想者。在平等对话的前提下,刀尔登讨论了“要不要让孩子读《论语》”“知识的重负”“不仕无义?”等众多问题,通过对文本的细读,给出了自己的思索和答案。
推荐理由:李庆西的《水浒十讲》主要辨析的问题是《水浒传》的宏观主旨,即这部在中国有着如此广泛影响和讨论度的名著到底讲的是什么。关于这一点,三百年来产生了众多观点与争论,最有代表的是“起义说”和“市民说”。李庆西认为,两种学说因以阶级斗争思维研究文学而不得要领,并以文本为据,得出个人观点:《水浒传》是在纲纪崩坏的背景中,赋以浪漫化之悲剧想象,推演一种不成功的王道复兴之路。
宋江改“聚义厅”为“忠义堂”,明确表明宋江的政治路线,将梁山泊的反抗转为对原有王权体制的救赎,试图以江湖道义部分改写儒家礼治精义。在这一主旨内,李庆西梳理了梁山泊的礼治之道、宋江上山、李逵下山等内容,指出宋江接受招安的应有之义。但这一过于理想的选择遭遇现实时,必然产生悲剧,以此演化而出的悲惨结局众所周知,暴露了“儒家先圣设计的礼治社会之虚妄”。
推荐理由:《新大陆》由十二个短篇小说组成,创作时间跨越十几年,因此故事风格多样,成熟程度不一。其中一些色彩相对沉郁的作品,或多或少带有寓言的意味,如《洞穴》《干将莫邪之女》《新大陆》等。几部作品都有对应该如何存在的追问,而故事中人物当下的处境无一例外让人感到不自在、痛苦、甚至绝望:《洞穴》中一个女通信兵因战争结束不得不踏上回家的路程,而对家庭带给她的痛苦的记忆又让她脚步迟疑,最终在煤矿洞穴中经历了一次死亡和明显类似重新被生育的奇妙过程。《新大陆》则起始于一场寻父之旅,一个现代文学中的重要意象,也是常见的主题。这次寻父没有无疾而终,而是指向不止一位“父亲”,“我”在语言、知识、历史中得到短暂的宽慰,而结果依然是一切的毁灭以及随之而来的尸体。这种对人的处境、存在、历史的无奈和茫然在《全蚀》中有直接的说明:“这是我们的黑暗时刻。我们迷失了。我们是经历者却并不明白我们经历了什么,我们奔向前路,却不知道旅程通往哪里。”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0/1021/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