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之二:建安文学2
2.曹植
曹植(公元192-232年),字子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建安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曹植今存诗歌80余首,较完整的词斌、散文40多篇。
曹植是建安时期创作五言诗最多的作家,对五言古诗的发展贡献突出。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其作品个性表现之充分、鲜明和强烈,是在屈原以后和陶渊明以前所仅见的。他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钟嵘称之为"建安之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3.建安七子和蔡琰
除了"三曹"外,"建安七子"也是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七子"之称出于曹丕的《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孔融(公元153-208年),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20世孙。汉末文学家。"七子"中,他年辈最长。曾任北海(今山东寿光)相,世称孔北海。曹操召为将作大匠,又迁少府。他性情刚正,直言敢谏,在政治上比较保守,反对曹操,终于被曹操所杀。孔融以文章见长,辞藻华丽,气势雄放,有较多的骈俪气息,代表作是《论盛孝章书》。盛孝章是江东名士,遭孙策忌恨,处境危险。孔融与盛孝章交好,便写了这封书信请求曹操营救。文章简练典重,动之以情,喻之以理。曹操读罢,便让汉献帝下诏征召盛孝章,可惜诏书还没到,盛孝章已被杀了。
"七子"除孔融外,其余六人都依附于曹氏父子,想做一番事业。他们大都经历战乱,其作品反映了社会动乱和人民所受的灾难,抒写了个人的抱负和遭遇,表现了建功立业的精神,生动深刻,颇为感人。"七子"的代表是王粲。
王粲(公元177-217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汉末著名文学家。他出身世家,少有文名,被著名学者蔡邕称为"异才"。17岁时避难荆州依刘表,未被重用。后归曹操,任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官至魏国侍中。"七子"中,他的文学成就最高。刘勰说:"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王粲诗赋的数量几乎等于其他6人的总和。他的《七哀侍》、《从军诗》、《登楼赋》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是汉末社会动乱现实的写照。
如《七哀诗》第一首:"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人妇,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泣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这首诗记录了诗人由长安避乱赴荆州时途中所见所思。诗人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军阀混战造成的人民流离失所、饥饿死亡的悲惨景象,苍凉悲慨,凄哀动人,表现出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王粲还长于辞赋。他寄居荆州时所作的《登楼赋》,是抒情小赋中的名篇。赋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感叹战乱不休,年华易逝,渴望时世清明,天下一统,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
阮瑀(公元? -212年)也以书檄驰名。他的《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文,文笔流畅,很具感染力。他的《驾出北郭门行》诗,写孤儿为后母所虐待,颇有社会意义。
刘桢(公元? -217年)则以诗歌见长,其代表作有《赠从弟》三首。钟嵘在《诗品》中把刘桢列在上品,称他的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徐干有《室思诗》6首,其中写道:"思君如流水,何时穷已时","寄身虽在远,岂忘君须臾",语言流畅,情深意长。
应瑒(公元? -217年)有《别诗》2首,写征夫悲怀,感情真切。"七子"的创作虽各有特色,但反映社会现实、抒发理想抱负、情调慷慨悲凉则是其共同特点。
陈琳(公元? -217年)以书檄驰名。他的《为袁绍檄豫州》,劝刘备归附袁绍,不要依赖曹操。文中痛诋曹操及其先世的败德,有纵横家之声势。曹操苦于头风病发,卧读陈琳书檄,翕然而愈,可见陈琳笔力之犀利。袁绍失败后,他归附曹操,曹操爱其才而用之。
陈琳诗作仅存4首,但其《饮马长城窟行》一诗却脍炙人口:"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这首诗用对话的方式,从筑城卒与妻室的书信对答中,反映了修筑长城的劳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长城窟下,水寒伤骨,死人众多,筑城卒已无生还的希望。他不希望心爱的妻子耽误青春,催她再嫁。而妻子对丈夫忠贞不渝,表示既然丈夫难以存活,自己也决心以死殉情。全诗充满了身家破灭的悲痛,其中"生男慎莫举"四句,乃是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血泪之语,极为沉痛酸楚。封建时代,本来重男轻女,诗中却说生男不要去养活他,生女要用肉去喂养她,可见人民对繁重的徭役兵役的愤恨。杜甫受到陈琳这首诗的启发,在《兵车行》中写道:"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陈琳的这首诗五七言杂用,通篇7次换韵,以叙事纪言的乐府体式来反映民间疾苦,声调铿锵,文情并茂,在建安诗坛一枝独秀,为后来杜甫、白居易等诗人所继承和发展。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1/0217/982.html
上一篇:吴歌唱响在新时代的春天里
下一篇:诗人贾浅浅诗歌引发讨论,争议关乎文学还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