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华文作品版从今天起开设“百年辉煌”栏目。栏目文章体裁为纪实文学、散文,以真情实感、生动的故事反映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突出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推进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一
李大奎在乡村工作了16年,调到市政府办公室上班只有18天。第十九天,他就被派到一个贫困村去担任驻村第一书记。1年后,这个村子脱贫出列,他又被派到贫困程度更深的威宁县新发乡龙滩村去任第一书记。
威宁是贵州省海拔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县。新发乡地处两省三县结合部,龙滩村去乡政府还有18公里,到这里就走到了小路的尽头,那“峡谷里的山寨”“崖壁上的人家”,用“偏僻”不足以形容,所谓“乡村的末梢”,这就是了。
这是2017年4月初,李大奎带着换洗衣服、塑料脸盆、洗漱用具、碗筷,还有绿色铺盖,只身来到这里,乍一看,像个20世纪50年代派到村里来的干部。
村支书叫曹顺友,57岁,笑容满面地站在村口迎接李大奎,把他领到了村部。这村部当地人还称它“村公所”,里面空荡荡的,连个办公桌都没有,有一把用木棍和泥巴做成的“泥巴椅”,有几把破凳子,还有竖起来的空心砖头。
“平时开会就在这里吗?”他问。
“还有站着、蹲着的。”曹支书笑着,满脸弯弯的皱纹。
这间房面积20多平方米,有一个电线牵挂着的电灯。支书说:“就住这里吧。”李大奎告诉我,村支书不识字,人非常好,公正。到村第一晚,大奎是打地铺睡的,失眠了。
第二天,他返回毕节市政府办,用他的话说是从“娘家”拉来了办公桌椅(经领导批准)把村部武装起来。随即建起了值班值守、说事议事、代办服务等制度。他说:“驻村驻村,这‘驻'的地方即使简陋,也要把它打理成凝聚人心的脱贫攻坚总部。”
接下来是了解村情。这个与云南接壤的山村,石漠化严重,土地破碎瘦薄,多数土层厚度不到5寸。冬长夏短。全村1182人,劳动力450人,其中外出打工21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537人。
在这里没有领导盯着你,但你的任务会盯着你。他需要自觉地融入村两委班子,融入党员和群众。所以此后村庄发生的变化,不是他个人的成就,而是组织起干部群众共同攻坚克难发生的变化。
李大奎说:第一步就是“组织起来”。怎么组织?令我刮目相看的是他运用的“四听法”。他说现在都提倡精简会议,但农村的封闭并不只是自然环境偏僻,农民多年分散劳动,缺少会聚交流,这是更大的封闭。面对这种情况,有一种会一定要多开,就是群众会。
“开这个会,重要的不是讲,而是听。”
“怎么听?”我问。“有四听。”“哪四听?”
“一是国家有什么惠民政策,讲给群众听;二是怎么发展,听群众的;三是有困难怎么解决,听群众的;四是效果如何,听群众的。”
我不禁想,为什么人们抱怨开会多,是领导讲不好吗?关键的原因,恐怕是只有领导讲,群众有话没机会讲。“四听”主要是听群众说。大奎发现群众不是不会说,也不是无话说,一旦说开就形成了交流讨论。
此时毕节在推行创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农民讲习所不是宣讲所,好就好在可以充分发挥“群众说”,大家“听”。大奎说,他在听群众说的时候就想,我们常说群众观念落后、内生动力不足,这是不对的。农民想发展的愿望是最强烈的,只是没人去组织,各顾各,势单力薄、苦无门路。大家这么一讲,内生动力就起来了,也解决了所谓“干部急、群众不急”的问题。
这“四听法”突出的特点在于“听群众说”,最大限度地将个人的困难转化为集体面对的问题。如此集思广益,正是重新培育集体意识的温床。这就是把群众组织起来的方法之一。不只是方法,你认真听,常会有惊人的发现和平凡的感动。
二
乡村振兴,国家有规划,县乡有谋划,一个村也要有蓝图。龙滩村党支书不识字,但不是没有梦想,村民也不是没愿望。你是组织派来的第一书记,要融入到村民的炊烟暮色中去。大奎体会,第二步是“尊重选择”。
那就要有东西让农民选,提供讨论和选择的内容就在蓝图里了。龙滩村除了耕地,还有林地1400亩,牧草地1280亩,荒山荒坡1000亩。这些资源能怎么用起来?“蓝图”里出现了3个结合:长短结合、互补结合、农旅结合。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1/0313/1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