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周静 张志远?曹竹青?
在山东大学,有一位教授,他的课几乎一座难求,听过他课的人都说他讲课时自带光环,不看讲稿却能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讲台上,他是同学们眼中博学多识的师长,很多人因为他的指引而爱上文学;课堂外,他是大家口耳相传的“男神”,拥有一大批“死忠粉”,甚至有网友说“是马老师让我看到了文学最美好的样子”。他就是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兵。
这一期“文学大咖谈”我们邀请到马兵老师,他与记者分享了自己辗转回到母校后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当下一些文学现象的独特见解。
“其实无他,唯手熟尔”
2004年,马兵从山东大学博生研究生毕业后,到一家出版社工作。2007年,因机缘巧合,马兵调回母校,接替同门师兄施战军主讲“当前文学热点”。甚至连试讲的经历都没有,一下就要站上讲台,马兵坦言,当时非常紧张。
为了能够尽快适应工作,他除了将科研重心转移到对热点文学话题的关注上,还专门请教了很多前辈。“当时‘百家讲坛'很火,有一位老师就指点我,易中天讲课为什么那么吸引人?他怎么讲课?他是不看手稿的。”马兵深以为然,要想讲好课,就得先脱稿,“应该把所有内容都记住,而不是时时低着头看讲稿”,于是他下了很大功夫进行备课。他曾经的学生爆料,2009年马老师讲课时还有些磕巴,2014年听了他在大明湖举办的一个讲座,那时马兵不光能够脱稿,还文思敏捷,一气呵成,连个哏都不打,学生惊叹:六年的时间,马老师已经脱胎换骨。
马兵谦虚地说:“其实无他,唯手熟尔。”他解释,文学史有一些经典作品的对象是比较固定的,课上讲到时就要再翻一翻,这是一个不断加深印象的过程,讲得多了,自然就记住了。这份轻松背后,他付出了多少努力恐怕只有自己知道吧。
马兵凭借独特的授课风格和一直在线的颜值收割了一大批“粉丝”,当记者提到学生们私底下都称他为“男神”时,这位在讲台上收放自如的教授竟有些不好意思,摆摆手笑说:“这、这称呼不太严肃。”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马兵 受访者供图
文学是向善的门径
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的突然暴发,山东大学线下招生的通道受到影响,为了让考生更加了解大学专业,马兵变身“教授主播”在线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为招生老师,马兵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学文学有什么用”。对此,马兵解释,文学其实并不担负一些解决问题的职能,比如,有时读完一本小说,内心反而更困惑了,“但是,我们阅读伟大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从中找到心有戚戚的感觉。”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说,要想在世俗的社会里认识一种更深刻的生活,方法之一就是阅读伟大的文学作品,马兵对这个观点深有同感,“通过文学阅读,我们把自己善于感发的诗心,放到阅读过程中去,那么自然而然,我们会对人性的善恶美丑有更深刻的认识。换言之,文学是向善的门径。”
马兵认为,跟随文学阅读作品是一个彼此陪伴和交流的过程,“文学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他打了个比方:水是什么?一种理解是,水分子是由氢二氧一构成的;还有一种理解,在一个初夏的早晨被一场不期而来的雨淋透了,那种清凉的感觉也是水,后者就是文学的感觉。
他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并要求他们“葆有一颗诗心”,“我所谓的‘诗心'是指文学的感悟力,对读中文系的同学来说,文学的感悟力尤为重要,这是找到和作品对话方式的一个渠道。”
马兵在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
带有温度的文学批评更有力量
马兵一直致力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研究和新世纪文学热点研究。2019年,他出版了一本文学批评集《通向“异”的行旅》,收录了20余篇近年来他的批评文章。尽管他自己说评论得有些“尖刻和偏颇”,但透过文字,仍然能够读出背后所饱含的温情。
这些年,文学批评界流行一种“骂派批评”,以犀利的态度将一部文学作品里不好的地方痛快淋漓地指摘出来。“我个人比较反对酷评式的批评,看起来比较酷,但缺少批评的温度。”马兵认为,相对于一味地说好,酷评固然能见出真诚,但也不是一种真正有效的和作品对话的方式。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1/0406/1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