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歌,原名谭同占。1954年生,祖籍保定顺平,河北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作家、记者。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共发表长篇小说三十余部,中短篇小说千余篇,计有1600余万字。《大厂》《绝屠》等几十篇小说被译成日文、法文、英文介绍到国外。曾获《当代》《十月》《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奖。谈歌与关仁山、何申被称为“河北三驾马车”。1996年中国文坛掀起“现实主义冲击波”的领军人物,这一年被媒体戏称为“谈歌年”。
作家的灵感离不开生活的城市,城市也在作家的笔下更富生机。生活在古城的作家,是如何看待这座城市和她的文学创作呢?秋日清晨,我们邀请著名作家谈歌聊聊保定文学,他二话不说,欣然赴约。
1977年,23岁的谈歌从张家口宣钢借调到保定物探公司工作,他与古城的缘分即始于此。那时,谈歌是宣传队的活跃分子,画画,表演相声,也喜欢写作。他为保定工人话剧团创作的独幕话剧《迎接检查团》,1979年在《工人日报》发表,这也是谈歌正式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可以说,他的文学创作生涯是在保定起步的。
正是在这一年,保定市文联主办的文学双月刊《莲池》创刊,在报纸上刊登了征稿启事,谈歌将自己创作的小说《高科长》按地址寄了过去。在他的记忆里,那曾是一段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寄稿件的时候,将信封剪一个角,不用贴邮票就可以邮寄。如果编辑采用了会通知作者,不用的话,还会寄回来。”
谈歌出差回来,有人告诉他编辑部来信了,稿件被采用。他到位于古莲花池内的《莲池》编辑部,领取了8元稿费。“当时我的工资是40多元,一斤猪肉才6毛5,稿费是可以用来生活的。”回忆往事,谈歌的脸上浮现出几分年少时的春风得意。
文学创作如火如荼的年代里,在报刊上发稿是件难能可贵的事,但对于谈歌显然并不“难”。在随后的十年间,他先后在几十种报刊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300余篇、诗歌百余首。
但他也还记得,70年代末,在《保定日报》发稿要排到五六个月之后。正因为如此,2007年,《荷花淀》复刊时,谈歌曾建议将更多的版面留给县里乡里的基层作者,“我也是从年轻时写过来的,对于爱好文学的年轻人来说,一次刊发稿件可能会改写命运。”后来的日子里,也的确有许多县域文学爱好者,通过在《荷花淀》发表作品,一步步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实现了更广阔的人生价值。
“刊物就是阵地,就是文学创作的舞台。”谈歌认为,即使身处互联网时代,文学创作也离不开“规章制度”,作家的作品需要经过正规刊物的发表,才具有文学的“效力”。
谈歌从小在张家口长大,但他祖籍保定顺平,骨子里便带着桃花源的不羁与洒脱。
燕南赵北,慷慨悲歌,被谈歌用文字表达为侠肝义胆的保定性情。在他的作品中,“保定”是经常出现的地名,特别是在“绝”字头小说里,书写了从明清到改革开放,以保定为中心的民间逸事。仗义直爽,正气凛然,充满燕赵豪情的保定人,伴随小说闻名大江南北。而这样的性情,恰好也是谈歌为人处世的态度,不做作,不违心。
“民国二十二年立秋这天下午,保定城淹没在一片知了的鸣叫声中。”这是谈歌笔下《秦琼卖马》的开头,这篇1999年刊登在《人民文学》的短篇小说,作为阅读理解试题入选今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
这不是谈歌的作品第一次进入教育领域,现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中就有他创作的《桥》,保定很多学生都曾学过。这篇微小说仅有600字,叙述了一位老汉在山洪暴发时,为了村民安全,用共产党员的信念和深沉的父爱筑起不朽的生命桥。文章最初于1988年刊登在《保定日报》,后来在《北京晚报》刊发,被评为全国一等奖。
除此之外,谈歌的短篇小说《城市票友》《穆桂英挂帅》《绝品》等,被编入大学教材与中学教辅教材。“文章短小,语言干净,充满正气”是他对这些作品的总结,也是最值得年轻作者学习的地方。
从1977年至今,谈歌从事文学创作已有40余年。他坦陈,自己是在保定成长起来的。“如果当年我留在张家口,可能会成为一位诗人,是保定改变了我。”在他眼中,“保定作家群”对后人既是精神的传承,更是创新的激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亮点,一成不变是不对的。而创新也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时代的事。”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1/1109/1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