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导演李路的新作《人世间》1月28日开播,半个月引发了无数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一类文学作品的统称,小说的作者往往经历过某个历史时期,身体得到豁免后内心的伤痛挥之不去,以文字的形式诉诸大众。
《人世间》改编自梁晓声的同名小说,梁晓声是个了不起的作家,《人世间》是部了不起的小说,有网友认为这是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好的作品。
今天我们不吹捧梁晓声,不聊小说电视剧,只谈一个焦点话题——伤痕文学。
《人世间》开播后,伤痕文学成了众矢之的,被网友口诛笔伐,看起来不批倒搞臭网友是不答应的。对这类作品有人曾用8个字总结过——哭哭啼啼,没有出息。
伤痕文学真的有这么不堪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来说文学分类上并没有“伤痕文学”这类题材,用这4个字概括一众相似作品本身就是荒谬的。
其次,要明白文学的意义。我们的教育只教人识字写文,文学的核心价值不着一字,导致现在的好多大学生研究生看起来学历非常高,引经据典好像很有学问,实际不过是行走的容器,有知识而没学问。文学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文学,大多数人搞不懂。
文学描写的是人类灵魂的东西,写的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好的文学首先要有好的文字,其次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两者缺一不可。什么是好的文字?好的文字要生动,要具体,简洁优美。古龙在《七种武器》中描写华华凤时有一处生花妙笔:笑的时候鼻子会先皱起来。这句话惊艳了笔者10余年,现在看来仍妙不可言。 类似的佳句古龙还有很多,但他仍算不上好的作家,因为武侠小说只着眼于情节的百折千回引人入胜,在深度上广度上毫无建树,所以只能算作消遣读物,在文学里是不入流的。
理解了什么是文学,怎么样才叫好的文学,再来评论伤痕文学。个人认为应该把握两个原则,一个是不要用“伤痕文学”这4个字否定所有相关作品,这是很愚蠢的做法。第二个原则就是如上文所述,要在文字、广度、深度三个维度进行评价。 如此一来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哭哭啼啼没有出息”这个评价不准确、不真实、不认真。好的文学作品不限于文学分类,只要在这三个维度上有所作为就可以。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刚出版的时候为什么会引起轰动,全社会都在讨论?因为在上述三点上完成度极高。
不少网友对伤痕文学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有一部算一部都是垃圾。原因只有两个字——动机。他们认为这类作品动机不纯,写出来的当然不是好东西。这种意见纯粹是情绪上的无脑发泄,没有一丝一毫的价值。
文学评论核心就是上述三个要点,没动机什么事。别人写了一部小说,文字极佳、广度深度都有,你不能说他可能是个卖国贼就说小说不行,这种做法太反智。
大家争论伤痕文学,试图把相关作品一举消灭,这是不理智的。现代社会要让人说话,百家争鸣才见真理。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2/0214/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