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左鹏军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近代文体观念与文体演变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0BZW071),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该成果是在中西冲突交汇、古今变革嬗替、社会激变转型的文化背景下,在传统文学渐趋终结、新文学不断壮大、中国文体面临重新选择、价值重建的关键性转捩点上,对近代文体观念和文体演变进行系统研究并呈现其学术价值的尝试。主要内容为中国近代文学文体观念与文体演变的系统考察,以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以突出现象和重要问题为中心,关注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在古今交替、中外交汇的特殊文化背景下,从近代文学研究的学术立场与文体观念、近代诗文创作与诗文文体观念、近代小说形态及其与其他文体的渗透影响、戏曲创作与戏曲体制传承创新、近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经验与文体意识的转变等方面展开中国近代文体观念与文体演变的研究,解决中国近代文体观念、文体演变及相关领域的重要问题,形成关于中国近代文体观念与文体演变的深切认识,推动中国近代文体学、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进展,为古代文学与文体学、现代文学与文体学、近代汉语、近代文化史等研究领域提供参考。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该成果含五章、二十九个专题,主要内容和学术观点如下。
第一章《学术立场与文体观念》含六个专题,探讨和反思“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与运用、近代文学研究中的新文学立场、新文化观念及其对具体研究方式、学术方法产生的影响及值得总结的历史经验,探讨曾国藩、黄遵宪、陈融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及其理论观念的时代意义和价值,考察中日甲午战争等重大政治历史事变对近代文学精神、文学走向产生的深刻影响。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中长期存在以新文学、新文化为价值标准与评价尺度的观念和立场,有必要从学理层面冷静分析并深刻认识其利弊得失,尤其是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通达的近代文学研究立场,以期推进近代文学及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进展。“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在引起重大反响、推动学术进展的同时,也逐渐表现出局限性,表现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最初二十年经常处于被淡化、忽略甚至缺席的境地。这种背离文学史事实、不利于学术进展的情形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并尽快得到改变。
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和民族命运,也引发了以国难诗史和民族心史为主题的诗界高潮的到来。甲午战争文学是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争取民族解放、寻求强盛复兴的文学创作的光辉起点,今天仍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和警示意义。黄遵宪的诗歌理论观念与诗歌创作、与“诗界革命”的关系、在中外文化之间的困惑与选择,既表现出具有个人色彩与时代色彩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又反映了中国文学与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走向现代的艰难与漫长。
第二章《诗文创作与诗文形态》含七个专题,论述分析龚自珍、曾国藩、江湜、康有为、丘逢甲、詹安泰、黄咏雩等近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诗文作家的文学观念与诗文创作、艺术趣味与文体观念、语言运用与形式探索,考察这些诗文创作与近代诗文变革的关系,认识近代诗文的基本变革趋势和文学史经验。
曾国藩在与太平军作战过程中写下了一批以军事教育、军纪要求、鼓舞士气为中心内容的通俗诗文,不仅表现了独特的治军练兵、对敌作战策略,而且表现出明显的通俗化、白话化、口语化、民间化趋势,对于近代书面语言的通俗化、传统文体的自觉变革都进行了积极探讨,积累了经验。可以认为曾国藩是近代以来汉语书面语言通俗化、白话化运动的先驱。江湜的诗歌创作既反映了道光、咸丰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时代风云,具有“诗史”价值,也表现了个人坎坷苦难的经历和深挚丰富的内心世界,堪称诗人“心史”。江湜富于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诗歌理论观念与创作实践,反映了清代中叶至清末民国初年的诗坛风气,具有昭示中国古典诗歌最后阶段变革倾向与发展趋势的价值。
康有为诗歌创作中,诗题、诗序和诗注频繁使用和表现出明显的长篇化、文章化、纪实化倾向,既反映了他个人的文学观念、创作用意和创作特点,也反映了近代旧体诗歌发生深刻变革的趋势。丘逢甲从小萌发的台湾本土记忆由于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惨败、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而迅速转变成为一种深挚的台湾情结;同时他的思想意识中还产生了明晰的广东认同。它们共同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国家观念、民族意识的基础,是丘逢甲坚持不断前进、坚持探寻真理的精神动力。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 网址: http://www.wxjybjb.cn/zonghexinwen/2022/0221/1507.html